AMOLED屏幕真比LCD更伤眼吗?有哪几种屏幕材质对眼睛好一点呢?
作为过来人,本人用了三星S8两年,想说几点:第一:曲面屏除了好看,没啥用,还容易摔坏,换屏1600块,还不包括人工费。第二:OLED屏低亮度下频闪严重,我现在视力下降严重。第三:以后买手机就只买lcd屏,而且是好的LCD屏,差的LCD屏在低亮度下也是PWM调光,一样伤眼。切记!第四:好多同学说目前的OLED屏有所谓的DC调光,查一下资料就知道,这只是软件层面,或者在屏幕外加个芯片。其屏幕本质还是PWM调光,这是三星在屏幕制造的时候就决定了它是PWM调光。类DC调光只是用软件层面做的DC调光,原理类似那个“闪烁保护”APP,对屏幕的伤害估计比较大,估计容易烧屏。OLED的屏幕制造商三星在八年前的旗舰机S2用过全程DC调光,是显示屏底层的DC调光,不同现在说的类DC调光。直到现在,三星都没有再在OLED上用过全程DC调光,估计三星也是忌讳某些原因吧!容易烧屏?色彩?寿命?LCD永不为奴!!
最近发布的旗舰手机几乎都***用了OLED屏幕,在三星那里叫做AMOLED屏幕,实质是一样的。由于OLED屏幕***用了PWM调光模式,容易“伤眼睛”,LCD屏幕大部分***用了DC调光模式,不存在这个问题。具体是怎么回事呢,且看下文分析。
OLED屏幕***用了有机发光材料,具有自发光、广视角、无穷高的对比度、较低耗能、极高响应速度等特点。
省电:OLED屏幕的每个像素都是独立工作的,如果只是部分显示内容,则黑色部分是不工作的;LCD屏幕只要显示一个像素的内容,背光需要全开;
厚度:OLED屏幕没有背光板、彩色滤光器等元器件,因此屏幕可以做的更加轻薄;
柔性:OLED屏幕可以做成柔性屏,最典型的案例就是iphone X***用的无下巴设计。
OLED屏幕***用了PWM调光模式,即不停的开关开关屏幕,在一个周期里开的时间长亮度就高,关的时间长亮度就低。如果开关的频率达到一定程度,肉眼是无法分辨的,觉的手机一直是亮着的;
根据IEEE的文档指出,闪动频率达到3000Hz才对人眼无害,但是三星、苹果等手机的OLED屏幕的闪动频率只有250Hz,低频闪动会造成眼压升高、偏头痛等问题;
当屏幕亮度越低时,频闪额速率会降低,更容易造成眼睛的伤害。
由于OLED屏幕的先天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厂家的青睐,随着OLED技术的成熟,成本的降低,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手机屏幕***用OLED屏幕,这是无法避免的;
OLED屏幕的低频闪动是造成“伤眼睛”的一个方面,其他比如屏幕颜色过于鲜艳、蓝光没有处理好、屏幕太亮/太暗等都会对眼睛造成一定的伤害;
在使用OLED屏幕时,尽量不要在低光环境中使用,也不要为了省电将屏幕调的过暗,不要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看。
现在大家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子设备了。一般都市白领的生活是上班工作看电脑,下班休闲看手机。一天有8到10个小时在看屏幕的情况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知在手机前的你,是不是日复一日如此生活的。反正笔者就是这样。近端时间经常感觉到眼睛不舒服,于是就去查了下这方面的资料。今天我们就聊下手机屏幕伤眼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目前的主流手机屏幕有两种材质:LCD屏幕和OLED 屏幕。由于篇幅问题,这里只做简单的说明。如果有想具体了解的小伙伴可以出门左转找我之前的文章看下。
LCD全称是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LCD需要通过背光板照射才能显示,其原理是基于白色光线穿过彩色滤光器而产生不同的颜色,通过电流控制每个像素点的过光率,从而控制像素的颜色。
OLED学名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是一种有机自发光材料,自己本身会发光,无需单独的背光或者彩色滤光器。每个OLED像素都可以分配红、绿、蓝三种颜色。
了解了LCD和OLED 屏幕的发光原理之后,我们就可以说下这两种屏幕对眼睛的伤害了。
LCD屏幕——短波蓝光伤害
现在的LCD屏幕都是用的LED背光照射显示。由于背光需要白光的效果,而业界通常是使用蓝色LED混合***荧光粉来形成白光。因此这种屏幕发光的本身是很难避免发出“短波蓝光”的。而这种蓝光波长较短(波长通常在450nm以下),能量相对较高,穿透力强。
s9手势控制和前代区别?
s9手势控制相比前代有一些区别。
首先,s9手势控制***用了更先进的技术,使用户可以通过手势来控制手机的各种操作,而不再依赖于物理按键。
这种方式更加方便和灵活。
其次,s9手势控制在交互体验上有所改进。
它可以通过手势来实现一些常用的操作,比如返回上一页、打开最近使用的应用等,使用户能够更快速地完成操作。
此外,s9手势控制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比如通过手势来调整音量、截屏等,使用户的操作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总的来说,s9手势控制相比前代在技术、交互体验和功能方面都有所改进和提升,使用户能够更加方便地使用手机。
S9手势控制与前代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前代手势控制主要是基于物理按钮和触摸屏的组合实现,而S9手势控制则使用了更先进的虹膜扫描和面部识别技术,可以通过用户的眼睛和面部动作来进行手势控制,实现更自然、精准的操作。
2. S9手势控制相比前代手势控制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S9可以根据用户的眼神和面部表情来理解用户的意图,从而实现更加智能的交互方式。同时,S9还支持自定义手势,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设置不同的手势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3. S9手势控制的范围更广。前代手势控制主要集中在屏幕上的操作,如滑动、缩放等,而S9手势控制则可以在更多的场景下进行操作,比如控制手机的音量、播放/暂停音乐、拍照等。这使得S9手势控制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多样。
综上所述,S9手势控制相比前代手势控制在技术、智能化和应用范围上都有了较大的提升,提供了更具体验的用户交互方式。
s9手势控制和前代有以下区别:1. s9手势控制与前代不同。
2. 原因解释:s9手势控制引入了新的技术和算法,使得手势识别更加准确和灵敏。
前代手势控制可能存在误识别或者延迟的问题,而s9手势控制改进了这些缺点,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3. s9手势控制还增加了更多的手势操作选项,用户可以通过手势来控制音量、屏幕亮度、相机拍照等功能。
这使得用户在使用手机时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操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此外,s9手势控制还可以自定义手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设置特定手势来执行特定操作,增加了个性化和自定义的功能。
Samsung Galaxy S9引入了一种新的手势控制系统,与前代相比具有一些区别。以下是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1. 背面指纹传感器:Galaxy S9将指纹传感器从后壳中心移动到了摄像头下方位置,使得辨识和解锁更加方便。这是与Galaxy S8唯一一项显著区别之一。
2. 可调光光圈:Galaxy S9主摄像头拥有一个可调光光圈(f/1.5至f/2.4),意味着它可以根据环境光线条件自动或手动调整光圈大小以获得更好的照片质量。而前代Galaxy S8只有一个固定光圈。
3. 超慢动作摄影:Galaxy S9具备了超慢动作摄影功能,它可以在720p分辨率下以960帧/秒的速度拍摄,带来令人惊叹的慢动作***效果。这是与前代Galaxy S8最显着的区别之一。
4. AR Emoji:Galaxy S9引入了AR Emoji,这是一种通过面部识别技术,将用户的面部表情转换为卡通形象的功能。与前代Galaxy S8不同,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面部特征创建个性化的表情符号。
除此之外,Galaxy S9相对于Galaxy S8而言在处理器性能、内存容量等方面也有所升级。另外,Galaxy S9还具有更好的音频体验、更先进的显示技术以及更先进的安全特性,使其成为一款更具吸引力的手机。
你觉得AMOLED屏好,还是LCD好?你有没有觉得AMOLED很高级?
由于OLED具有功耗低,色彩鲜艳等优点,并且可开启息屏显示功能,手机看时间再也不用手动亮屏,在实际使用中,确实提升了一定的舒适度,因此个人认为OLED优于LCD。
首先介绍一下LCD与OLED是什么,到底有何区别。
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 TFT-LCD)技术经过近30年的不断发展和改良,于1991年由日本企业率先正式应用于商业化笔记本电脑,逐步取代传统的CRT显示产品,开创了平板显示的新时代。TFT-LCD具有色彩逼真、画质清晰、轻薄节能等优点,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典型的TFT-LCD显示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在上、下两层玻璃基板之间夹一层液晶材料,形成平行板电容器,其中上玻璃基板贴有彩色滤光片,下玻璃基板则有薄膜晶体管镶嵌于上圈。上下两块偏光板的光学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即相位差为90度。背光模组用来提供均匀的背景光源。以不加电压液晶面板为亮态(即常白态)为例,背光源发射出来的非偏振光通过下偏光板成为线偏振光,下玻璃极板上的薄膜晶体管用来对每个像素位置施加电压,以控制液晶转向。如果某个像素位置没有电压,由于晶体的旋光特性,该
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将旋转90度,正好与上偏光板的偏振方向相同,则光线顺利通过,则该像素显示状态为亮。如果某个像素位置有电压,该像素区域的液晶的旋光特性将消失,通过液晶的光线的偏振状态不变,因此光线无法通过上偏光板,则该像素显示状态为暗。此外,因为上层玻璃基板与彩色滤光片贴合,彩色滤光片使每个像素包含红蓝绿三原色,从而使其呈现出某一特定的颜色,这些不同颜色的像素呈现出来的就是面板前端的图像。
OLED显示属于自发光显示技术,典型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的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在玻璃基板上通过喷墨打印、有机气相沉积或真空热蒸发等工艺,形成阳极、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当对OLED器件施加电压时,金属阴极产生电子,ITO阳极产生空穴,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电子穿过电子传输层,空穴穿过空穴传输层,二者在有机发光层相遇,电子和空穴分别带正电和负电,它们相互吸引,在吸引力(库仑力)的作用下被束缚在一起,形成了激子。激子激发发光分子,使得发光分子的能量提高,处于激发状态,而处于激发状态的分子是不稳定的,它想回到稳定状态,在极短的时间内,它放出能量回到稳定状态,而放出的能量就以光子的形式发出。由于ITO阳极是透明的,所
以可看到发出的光。
不同的有机发光材料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依配方不同,可产生红,绿,蓝三原色,构成基本色彩。AMOLED的每个像素都配备具有开关功能的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Low Temperature Poly-Si Thin Film Transistor LTP-Si TFT),通过TFT开关控制电流大小来改变器件发光亮度,从而实现对每个像素点的精确控制。每个OLED显示单元(像素点)都能产生3种不同颜色的光,从而可实现彩色显示。
简单来说,LCD本身并不可以发光,是通过背光模组提供光源,通过三原色的彩色滤波片,通过施加电压调整上下偏光板来达到显示不同颜色像素的效果;而OLED的本质是自发光,它的有效材料是一种有机半导体,通过施加电压便可实现自发光,每个像素都是独立的发光单元,该单元可通过开关控制发光/不发光或者发何种颜色光。
由于OLED可以自发光,不需要背光模组,所以OLED屏幕更加轻薄,更利于设备的携带;此外,由于像素间独立发光,所以更加节能,在显示黑***域时,该像素点是完全不发光的,因此OLED的广泛应用会成为一种趋势。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新一代显示技术如QLED,micro-LED正在路上,大家敬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