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苏联唯一能生产重型坦克的城市只有列宁格勒吗?
先要说明一下的是,按照苏军定义,早期的T-28,T-35,KB系列和后期的IS系列属于重型坦克。在苏军坦克兵编制中有专门的重型坦克团。而苏军能够生产重型坦克的并非只有列宁格勒。
在30年代初苏军的大纵深作战条令,将坦克部队分为三个坦克群:规定进攻中要组织若干个坦克群,以便紧密协同步兵突破敌人防御。对步兵部队直接支援任务由支援步兵的坦克群担任,对敌军1.5-3千米纵深内火器进行斗争,由远距离支援步兵的坦克群担任,而消灭敌人炮兵、指挥所和5-7千米浅近纵深内的预备队,则由远程作战坦克群(即重型坦克团)担任。
在作战中,苏军认为首先由远程作战坦克群进行突破,其后远战支援步兵坦克群进行冲击,最后是支援步兵的坦克协同步兵进攻。其投入战斗的次序,正好与后来的实际次序相反。考虑到这样会使得战斗队形过于复杂,无法实施机动,因此红军在1937年和1940年分别取消了远战支援步兵坦克群和远战坦克群。直到苏德战争爆发前夕,坦克部队才开始区分为两个基本梯队,即直接支援步兵的梯队和发展胜利的梯队。
战前苏军生产重型坦克的除了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外还有哈尔科夫柴油机厂,T-35多炮塔坦克就出自该厂。
该型坦克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多炮塔式坦克之一。它的战斗全重为50t,乘员多达11人,车体长为9.72m,车宽3.2m,车高3.43m。车体和履带过长,使坦克的转向性能极差,几乎无法实现原地转向。
它的最大特点是车上有5个炮塔(含机枪塔),分两层排列。主炮塔是中央炮塔,在最顶层,上面装1门76.2mm短身管坦克炮,身管长为16.5倍口径,炮弹的***基数为90发,可发射穿甲弹和杀伤爆破弹,另有1挺7.62mm并列机枪。下面一层是4个炮塔/机枪塔,两个副炮塔呈对角布置,分别位于右前和左后,各装1门37mm或45mm火炮以及1挺7.62mm机枪;两个小机枪塔分别位于左前和右后,各装1挺7.62mm机枪。3门火炮、5挺机枪,在20世纪30年代来说,其火力是够强大的了。
二战时期,由于战争形势的变化,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迁往乌拉尔地区,此后车里雅宾斯克拖拉机厂、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和哈尔科夫柴油机厂合并成了车里雅宾斯克“坦克城”,开始大量生产 КВ重型坦克。
从 1941 年 7 月到 1945 年 4 月的整个战争期间,车里雅宾斯克坦克城为前线提供了 3681 辆 КВ 系列坦克、5094 辆 Т-34 坦克、3362 辆 ИС 系列坦克和 43800 台柴油机。
乌拉尔重型机器制造厂虽然以生产著名自行火炮而著称,但也为 КВ 重型坦克生产装甲外壳,然后在车里雅宾斯克完成最后组装。与此同时,该厂还掌握了 Т-34 中型坦克的自主生产能力。在整个战争年代,乌拉尔重型机器制造厂共提供了731 辆 Т-34 坦克,生产出 3219 辆重型坦克车身、6510 辆中型坦克车身和 7100 座炮塔。
下塔吉尔乌拉尔车辆制造厂、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和马里乌波尔工厂合并成了183工厂- 乌拉尔坦克厂 ,它专门生产 Т-34 中型坦克。该坦克厂为红军提供了25914 辆装甲坦克设备,大大提高了红军的战斗力。
在整个 1941—1945 年间,乌拉尔共为前线生产出 4***00 辆中型、重型坦克和自行火炮设备,占到了这一时期苏联坦克和自行火炮生产总量的 70% 。
苏联在二战时期,共计生产了KV、IS两个系列的重型坦克。而负责这两个系列坦克的研制和生产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基洛夫工厂。
基洛夫工厂于1801年成立于圣彼得堡(列宁格勒),从生产炮弹的弹皮,慢慢的向机械制造转变。等到苏联成立后,基洛夫工厂已经能够生产战舰炮塔、蒸汽机车、坦克等重型机械。
(KV-1重型坦克)
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基洛夫工厂就开始研制首批重型坦克:KV-1重型坦克。在德军入侵前,基洛夫工厂共计生产了636辆KV-1重型坦克。其中,有500辆已经装备部队。不过,这相对与当时苏军22000辆坦克的总数,比重很低,大约2%。
(KV-2重型坦克,安装的事152mm的mod1909/1930型榴弹炮)
后来,由于德军的闪电战攻击,苏联失去西部大片领土,列宁格勒也受到威胁。苏联当局赶紧将基洛夫工厂的绝大部分设备和工人迁往乌拉尔地区的车里雅宾斯克州,并和当地的引车厂、以及其他迁到此地的机械厂合并,成立了“坦克格勒”(Tankograd,战车城之意)。这个厂子,一度成为苏联唯一的重型坦克工厂。
(打败德军的是T34系列中型坦克)
也就是说,KV-1、KV-2、KV-1C、KV-1/85、IS-2,等重型坦克,大都是在乌拉尔地区的“坦克格勒”生产的。而基洛夫工厂留在列宁格勒的部分,受战争影响(872天的围城战),产能很低。
苏联在苏德战争期间,生产的重型坦克数量如下:
KV-1,2874辆。
KV-2,232辆。
KV-1C,1232辆。
KV-1/85,130辆。
IS-2,3854辆。
车里雅宾斯克拖拉机厂呢?二战时,这个工厂应该比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更重要吧?
从1941年6月战争爆发后,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就大批向乌拉尔山一带迁移,员工和家属转移了15万人之多。随后在车里雅宾斯克扩建生产基地,开工转产重型坦克,战时生产了大量的KV-1重型坦克、IS-1/2重型坦克、SU-152重型自行火炮、ISU-122/152重型自行火炮。可以说,车里雅宾斯克才是二战苏联最重要的重型坦克生产基地。
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虽然并没有停产,但是长期处于德军包围圈内,怎么可能长期为苏军供应重型坦克?尤其是1942年的时候,苏联生产了2600多辆KV系列坦克,如果全都困在列宁格勒,那不成了自寻死地吗?怎么运到其他战线去?
二战期间,苏联共生产了一万两千辆重型坦克和重型自行火炮(包括1940年和1941年上半年)。其中大约3000多辆产自列宁格勒(战时大约有2000多辆),约8000多辆是车里雅宾斯克的ChTZ工厂生产的,其中大约4000辆重型自行火炮则全部来自于车里雅宾斯克。(陶慕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