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券业行家

  时隔六年,长城证券“一鱼两吃”

时隔六年投行“再会”,长城证券“一鱼两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距敲钟上市仅过了六年零两个月,越博动力黯然退市。而当初的保荐机构长城证券,曾收取2328余万元的费用。如今,又被聘为主办券商,预备转战“三板”。

  退市悲歌

时隔六年投行“再会”,长城证券“一鱼两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7月22日,*ST越博(300742.SZ)悄然摘牌。

  看惯了资本市场的风雨,行家倒也不感到意外。

时隔六年投行“再会”,长城证券“一鱼两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回想2018年5月8日,敲钟上市时,股价连续飙涨,最高触及60.31元(前复权,下同)。

  然而,上市当年,越博动力业绩变脸:2018年归母净利润为0.21亿元,同比锐减77.50%;扣非净利润降为负数。2019年,归母净利润为-8.41亿元,同比下降4,063.08%(!)。2020年,归母净利润为0.08亿元,恰好避免了“连续两年为负”。2021年,再度”打回原形“,归母净利润降至-2.30亿元。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2.13亿元。在此期间,其归母扣非净利润一直为负。

  因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359.91万元,越博动力“披星带帽”成为*ST越博。

  而2023年报的“难产”,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深交所在今年6月做出决定,摘牌退市。决定书下发后,数量不详的股东“夺命出逃”。最后一个交易日,*ST越博股价为0.18元/股,市值0.25亿元。这一数值,仅相当于其IPO募资金额的零头。

  短短数年间,投入股市的真金白银,灰飞烟灭。为之买单的普通投资者,何其无辜?谁来为他们唱一曲悲歌?

  投行展业

  曾经签署越博动力招股文件的长城证券,似乎没有时间为这家退市企业感到难过。

  因为这家券商刚刚接下了新的任务,担任“越博退”主办券商,负责对接“三板”。

  六年前,长城证券作为越博动力首发上市保荐机构,收取了2,328.56万元的承销保荐费用。

  六年后,同样是长城证券承接三板业务。“一鱼二吃”,发挥价值。不知道这一次,有多少金额入账。

  时间改变了很多。不变的是A股的3000点,不变的是老牌券商的金字招牌,是台上台下的握手言欢。

  高管升迁

  时过境迁,当时在招股书中签字的人员,如今又是什么情况?

  行家注意到,两名签字保代何东、陶映冰,目前均已离开证券行业。项目协办人孙星德,在签署这单项目后不久,升职为保代。据中证协保代列表,他于2020年12月加入民生证券,2021年8月登记为保代。2022年3月,他再度以保代身份加入中金公司。

  招股书中列示的项目组成员中,仅有孙晓斌仍在长城证券,并且升级为保代。然而,在由其签署的投行文件中,部分项目列示其曾经参与越博动力IPO项目,部分项目却没有提及这一“难堪”的过往。

  同样在发行文件中签字的,还有一位高管。以保荐业务负责人身份,“花押”署名的李翔,当时是长城证券副总裁。

  在长城证券敲钟上市后不久,时任总裁何伟于2018年底离任,正是由李翔代行总裁职务。他于2019年初正式履职至今。

  投行绩效

  上市以来,长城证券交出了六期财报,呈现出强烈的对比。

  2018年,长城证券营业收入为27.5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86亿元。年报显示,营业收入排名第27位,投资银行收入排名第36位。

  2023年,长城证券营业收入为39.9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4.38亿元。年报显示,营业收入排名第28位,股票主承销收入位居行业第20名。

  再看分部数据。2018年,长城证券投资银行业务收入4.81亿元,营业利润1.16亿元。

  2023年,长城证券投行业务收入4.63亿元,营业利润1.83亿元。与2021年相比,虽然营收有所下降,但因营业成本削减幅度更大,营业利润明显增长。

  2024年上半年,A股新上市公司共计44家,长城证券“颗粒无收”。而沪深两市的储备项目同样“稀缺”。今年5月26日,原拟在深交所主板IPO的深圳市大洋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撤单。目前,长城证券仅有江苏毅合捷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单创业板IPO项目,尚在进行中。

  券商责任

  回到本文开头的话题。长期以来,因为立法的滞后性,上市当年业绩变脸,几乎都是由股民买单。而作为看门人的保荐机构,却得以“置身事外”。这显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

  2023年7月,沪深交所联合发布《以上市公司质量为导向的保荐机构执业质量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其中明确规定:最近五年内的保荐上市的公司纳入保荐机构年度,包括经营质量、市场表现及治理质量等指标在内的质量评价,占七成权重。

  作为上市券商,行家希望长城证券投行业务的增长,来自勤勉尽责,而不是沆瀣一气。投行利润的增长,来自劳资双赢,而不是裁员增“笑”。

  而当面对投资者的质疑,媒体的监督时,行家也希望长城证券能够反躬自省,不要将善意点评误解为“恶意解读”,以免“造成重大声誉损失”。